姜昆 曲艺仍是被侵权的“重灾区”之一
本报讯 “从总体状况来讲,曲艺仍然是被侵权的‘重灾区’之一”。近日,中国曲艺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姜昆撰文称,曲艺版权保护工作任重道远。
在刊载于《中国艺术报》的文章中,姜昆对侵权“重灾区”的表现予以说明,“以近些年兴起的flash为例,相声、小品、评书、快板、琴书、京韵大鼓等等曲种都有涉及,侯宝林、马三立、马季、关学曾、姜昆、冯巩、黄宏、牛群、田连元、赵本山、巩汉林等等曲艺名家也可谓是‘一网打尽’。但在这样一个市场需求极大、市场回报较高的产业当中,作为提供作品母本和声音的曲艺作者和表演者都没有获得合理报酬,甚至没有收到作品使用单位或个人的授权申请。”
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,姜昆认为,原因之一是目前我国还没有表演者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,一些使用者,特别是拥有大量曲艺节目资源的国家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出现“付酬无门”的情况,这直接导致对曲艺作品的侵权变成了“明知故犯”。他还表示,曲艺作品往往存在多个权利人,明确权利归属上的困难也是造成曲艺作品侵权的客观原因。目前,曲艺家的作品多数都没有进行过版权登记,艺术家也没有经历过作品授权,甚至没有获得过相关的版权保护。
姜昆还以相声为例说明: 相声里的“包袱”很容易被别人学会,重新进行创作。这在曲艺界有句行话叫“捋叶子”。事实上,这就是业内的一种侵权使用。此外,评书、鼓曲、唱曲等曲种还可能涉及到对文学作品、影视作品的借鉴、改编,一旦我们的作者版权意识不强,就可能引发相关的侵权诉讼,这在现实生活中已有很多案例。